茉莉银针就是最上等的茉莉茶茶叶,是花茶的一种,呈明显的针形状。茉莉银针源自最高质量的“春茶伏花”,经过“七窨一提”的工艺才能制成,绝不马虎戏场。有别于一般坊间销售的所谓上等茉莉花茶叶。原先真正顶级的茉莉银针并不掺茉莉花花瓣,但今天的极品不单为了味道的纯正,也为了视觉呈现的更漂亮,也会在茶叶内添加几朵完整漂亮的茉莉花。若茶叶或茶汤内浮有大量花瓣残片,实属次等货质。
有没有觉得压力有点山大、心情不太愉悦的时候,泡上一壶暖暖的茉莉花茶,让馥郁的茉莉芬芳久久停留于唇齿间,意犹未尽之时,仿佛置身于万里茉莉花海中,那些抑郁惆怅仿佛皆抛于九霄云外。无怪乎冰心会赞美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茉莉花茶在茶叶大家族中总显得有些另类,不管从形态、工艺还是特征看,它总是显得相当有个性。在中国黑、白、红、青、绿、黄六大茶类中,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一般都是被额外附在六大茶类之后。
是的,茉莉花茶就是个另类,在茶堆之中特别尴尬,特别努力却又特别失落。细数六大茶类,没有哪一种茶叶的制作周期比茉莉花茶长,也没有哪种茶叶的制作时间像茉莉花茶那样自虐(三伏天做茶),更没有哪一种茶像茉莉花茶那样注重形态表现和讲究鲜灵。当然,也没有哪一种茶像茉莉花茶那样“不合时宜”。
在清明前开始采制绿茶时,茉莉花茶的制作周期也跟着开启了——它以绿茶为底,经过约3个月的储藏之后,配以三伏天午时含苞待放的茉莉花朵加以窨制,再经过一两个月的加工后才能上市。其中的细节考究暂且不说,光这漫长的制作周期就足够让处于“快餐时代”的我们抓狂。
茉莉花茶的诞生故事毫无新意(一位贫苦姑娘为报答恩人施救,不辞艰辛地做出了茉莉花茶回报恩情),但却也倒出实情,“制这种茶要耗尽人的精力”。
它并非一开始就是寂寞的。曾经它是皇宫的指定用茶,曾经她是新中国外交场合的特色礼品,曾经它远渡重洋、香飘万里,让洋人也赞叹“春天的味道”。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或者说人是无情的(也可以说是滥情和博爱吧),如今的茉莉花茶就像被打入冷宫中的娇妃,即使不再集万千宠爱,也要日日梳妆打扮,绝不可怜了自己。
神奇的窨制技术
1. 茶胚处理。
2. 鲜花摊凉:采用摊凉,让鲜花开放吐香。
3. 拌和窨花:茶花依据茶叶级别及市场需要而定,进行花茶拌和,混合均匀。
4. 通花散热:堆温上升到一定程度,需及时散堆薄摊,翻动散热,适时通花、通透、通匀。
5. 收堆续窨:根据不同香花特性、气温和窨制次数灵活掌握。
6. 出花:用抖机将花、茶分离。筛出的茶叶称为湿胚。
7. 湿胚复火:进行烘干。
8. 提花或再窨:窨花完成后再用少量鲜花复窨一次(不再复火),称“提花”。
若为提高花香,还需复窨。如复窨7次,被称为“七窨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