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人为何爱喝茉莉花茶?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4-09-09 来源:福建茶叶知识网 【字号: 】 浏览

          茶叶门户网8月7日讯:提起茶,老北京人首先会想起茉莉花茶,其实茉莉花与茶叶都非本地出产,将两者配伍,亦是老苏州开风气之先。

          茉莉原产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波斯传入中国,最初大花茉莉与小花茉莉不分,大花茉莉即“耶悉茗”,到五代时期改称素馨花,此花不耐寒,只在岭南分布,而小花茉莉耐寒,北方亦能种植,其香气高雅,深受人们的喜爱。

          茶原产于中国,自晋代起得到推崇,宋代开始流行,清末之前,只在中国、日本种植,由于中国人喜饮新茶,视新芽为尊,故采摘早,产量只及一般茶树的三分之一,人为降低了产量,对老北京普通人而言,喝茶亦属高消费。

          唐代多用蒸青法,饮茶需沸水煮成,加入花椒、盐、胡椒等香料,技术性强,需“茶博士”来操作,到了宋代,炒青法普及,开水冲泡即可,为突出香气,上等绿茶中要加入龙脑香,龙脑香即天然冰片,味近樟脑,多从海路进口,颇显尊贵,此外其刺激味道亦为人所喜爱。

          到了明代,窨(音同熏)制法开始流行,就是把花放在茶叶中,使之染上花的香味。明朝《茶谱》说:“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始摘其半合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而一停花始称。”意思是窨茶的花不能全开,要趁其刚刚开放时置入茶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达到“茶引花香,以益茶味”效果,保持3比1的比例才合适。

          为什么北方人喜花茶?这与工艺限制有关。

          绿茶的缺点是不易久存,古代南北交通不便,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可时间一长,绿茶香气散尽,易产生霉变,历代都会掺入滑石粉,防霉效果佳,成本低,能保持色泽,但此物有微毒,不能入口,否则会引发各种疾病,饮用者很容易发觉这一点,因为掺了滑石粉的绿茶易引起便秘。

          而发酵茶虽然容易保存,但苦味太重,许多人无法适应,此外发酵茶会加强人体代谢,饮后易产生饥饿感,在热量普遍不足的时代,发酵茶更适合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普通百姓很难接受。

          花茶的出现弥补了这两方面的缺陷,因此后来居上。

          在花茶中,北京人首选茉莉花,它能将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不仅减弱涩感,还能让茶味变得更醇厚,此外,茉莉花养眼,在风沙大的老北京极受推崇。过去大运河是联通南北的主干道,北京民间风尚多效仿扬州、苏州,苏州人喝花茶,北京人自然也跟风,只是结合地域特色,渐渐喝出自己的风格而已,对老北京来说,能喝上一盏“高茉”,实为享受人生。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关键词:茉莉花茶
        分享到:
      更多
      关闭窗口】【我要打印
      相关阅读
      资 讯
        以茶为媒架就业之桥 张家湾街举办
        以茶为媒,可怡情,可交友,也可架起就业的桥梁。2018年6月22日,一场特殊的茶艺培训课,在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街礼堂举行。参加培训的学员,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
        泡茶的基本技巧解析
        本是一泡好茶,可为什么你泡出来滋味那么苦涩、香气那么低沉,甚至让喝的人都怀疑起这款茶是不是值得买。而有些人却往往能将一泡很普通的茶,泡出它最好的那一面。
        泡茶注意这些细节茶叶茶汤好喝不止
        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泡茶跟茶艺师泡茶味道不一样? 原来,从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细节决
       
      赞助商广告
      最多关注
    • 本周
    • 本月
    • 全部
    • 专题推荐
      中欧文化沙龙落户福州
      普洱茶吧网资讯:2月23日,由中欧论坛发起的首个中欧文化沙龙在福州温泉宾馆三和工夫茶道馆进行揭牌。仪式上,法国
      【原创】儒、释、道与
      自古以来,中国深受三大思想(儒、释、道)的影响。在这三大思想中源发了很多关于人行为和思想上的观点,继而推动个人
      茶企做电商网络推广很
      近期茶企对电商的热情“死灰复燃”,面对现实的业绩下滑,期许通过网络另开一片天地。然而曾被认为是“无底洞”的电商
      走近武夷茶饼(紧压茶
      千年前的龙团凤饼已不复存在,但那一抹“龙凤茶”的情结却始终萦绕于一些茶人的心间。如今,在武夷山,凭借着相关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