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用“斗茶”火了内需市场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4-12-09 来源:www.chinameizhuang.com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次
茶叶购物网资讯:今年82岁的原台湾“农委会”茶叶改良场技正张瑞成,在论坛上和大家分享了台湾茶叶由外销到内需的成功转型经历。1975年之前,台湾茶90%是外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外汇来增加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那一年,经营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为了帮助茶产业发展,当时在“农林厅”服务的他想出了办“斗茶”比赛的方法,提出了品质引导的方向,并且制定比赛评审标准,以五项要求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分别是香、纯、浓、匀、美。
到了1983年,台湾茶产业形态完全改观,内销由10%变成70%,到后来又升到90%,茶叶价格从白菜价提升到600克1500元新台币(相当于300元人民币),茶价提高了,茶农生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目前,台湾茶业也再次遇到发展的难题,在他看来,主要是“斗茶”不够严谨,品质出现偏差也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张瑞成还参与了本届茶王擂台赛青心乌龙茶专项的评审。据他透露,台湾地区送评的50多种茶样,来厦门之前已经有经过初审环节。他向导报记者介绍,台湾乌龙茶的品鉴有几项固定的指标,好的台湾茶应该有类似兰花的清雅香气,茶叶耐泡,茶汤润滑,喉韵甘醇。在张瑞成看来,只要茶好,用滤过的自来水冲泡,就能发挥出好的品质。而真正好的台湾茶,茶香不是鼻子嗅出来的,而是茶汤咽下去之后,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